第121章 被更改的历史【6k二更,求订阅】_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皮皮小说网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 第121章 被更改的历史【6k二更,求订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1章 被更改的历史【6k二更,求订阅】

  第121章被更改的历史【6k二更,求订阅】

  惠文王的死给沉寂了许久的秦国一些波澜,尤其是惠文王死之前所说的一番话语。

  这些是不必隐瞒的,也是不需要隐瞒的。

  更是隐藏不住的。

  因为这些都是好事,而且是要面对国人的好事。

  章台宫中

  嬴驷最后的话语声不算很大,没有多少人听到了,但站的最近的陈野、陈昭、嬴稷、以及司马错等人却是听得完整。

  苍天不公么?

  众人心中有些许感慨,原来嬴驷心中也会有这样子的感叹和怨气么?

  陈野心头更是无奈。

  在历史中,嬴驷的身躯比如今更早的就衰败,他改变了历史,但却没有改变太多。

  原本的历史中,嬴驷的死亡日期比现在早了大概三四年左右。

  这便是历史的“车辙”。

  大殿内的气氛十分感伤,但陈野知道此时必须是先将下一任秦王的事情定下再说。

  当即上前,望着嬴稷开口道:“臣,参见秦王。”

  随着陈野的一声响起,在场的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于是都连忙开口道:“臣,参见秦王!”

  嬴稷看着自己面前的众多臣子,心里不由自主的升腾起来些许野心,但转瞬间就被踌躇、畏惧给掩埋了。

  自己即将成为这个国度的王,但他能够管理好这个国家么?

  这个国家在他的父亲手中,很宏伟、很巨大,如今交到了他的手中,他能够更进一步么?或者说能够保持原本的样子么?

  嬴稷都不确定。

  他只是知道,他大父时期的秦国已然是一个巅峰的时刻,而等到他的父亲时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越往上的路越艰难。

  因为到了某种程度,每往前一步所需要付出的努力,都比之前多百倍。

  或许是感受到了他的愣神,陈野微微朝着嬴稷身边的陈守、陈昭看了一眼,两人立刻反应过来,微微拉了一下嬴稷。

  嬴稷这才是从思绪中回过神来,也不知道是该说他没有心思,还是该说他过于心大了。

  “不必多礼。”

  他微微挥手,回礼。

  而后看向陈野说道:“安国君,孤尚且年少,不懂政务,此后的秦国便交给你了。”

  他对陈野有天然的信任。

  其一,因为这是他父亲临终前留给他的辅国之臣。

  其二,他了解陈野的为人,陈野即便是掌控了秦国的朝政大权,也绝对不会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甚至还会将这些权利分成几部分交给其余几个人,直到有什么非他处理不好的问题后,才会出现。

  其三,他信任自己的知己陈昭、更信任那个在赵国几乎成为自己“老师”的陈守。

  他相信,能够教导出来陈昭、陈守这样子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的人不会是什么坏人。

  此时的嬴稷更担心的是自己的母后,以及那之前因为惠文王的强势手段而暂时安静下来的“楚系”势力。

  国之争斗,向来如此。

  惠文王十六年的春天,这样子的一年方才开了一个头,但秦国却已然换了一个国君。

  咸阳城内,甚至是整个秦国内,全然都是素白一片。

  国君之丧本是应当全国服孝,这也是为什么,在原本的轨迹中秦国加上昭襄王后连续亡故了三位帝王后,秦国国内那么重的悲伤氛围了。

  伤心自己国君的亡故当然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便是因为服丧会耽误很多事情,甚至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他们的生存。

  在国君的命令下来之前,秦国国内已然做好了因国丧而耽误春耕事情的准备,但国君的命令下来之后,秦国国内的国人全都是愣住了。

  以天代年?

  服丧三日?不可耽误春耕?

  咸阳城内,一些曾经见过秦惠文王的老人们不由得落下了泪水,在这一刻他又想起来了秦惠文王的旧事。

  想起来了那个亲和的,甚至亲自搀扶自己的仁和国君。

  常人的国君哪里会这样呢?

  许许多多咸阳城中的旧人都在落泪,一些老人甚至悲伤到了影响自己身体的地步,有些人甚至哭到了昏厥。

  惠文王更十六年的春天。

  春耕在旧王方才故去的环境下,就这样子持续进行了下去,国内的一切事务在经历了短暂的三天悲伤后,带着悲伤继续赶路。

  此时的秦国就像是一个朝着前方赶路的行人一样,在中途遇到了令自己悲伤的事情,短暂的悲伤后,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安国君府

  新君即位的事情忙碌了许久,旧王安葬的事情也需要陈野多加费心。

  新君的事情暂且还可以交给司马错几人处理,但旧王安葬的事情陈野却不放心让他们来,于是只能够自己来。

  有些时候,陈野忙碌完之后坐在自己府邸的院子中,就那样静静的看着院子中的一株光秃秃的梅。

  墙角数枝梅。

  这梅花是当年住进这府邸成了司寇之后,商鞅在某一年送给他的。

  就这样子静静的栽种在角落里。

  一年一年又一年的静静发芽,像是不会枯萎一样。

  陈野不由得叹了口气,他觉着自己的身躯也是到了一个截点了,或许哪一日醒来之后就会到系统的“灵魂空间”中,偶尔睡一觉,偶尔看看自己家中的晚辈。

  他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一旁的侍从一脸担忧。

  秦孝公三年的时候,陈野来到了这里,那个时候他十七八岁的样子。

  如今已然是昭襄王元年了。

  秦孝公在位二十三年,秦惠文王在位二十九年,加在一起已然五十二年了。

  他也已经七十了!

  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迈着步子跑的少年人了。

  回到了书房后,陈野静静的坐在书房中,有些时候他喜欢放空自己发呆,以此来打发自己的时间。

  过了片刻后,陈野慢吞吞的打开了嬴驷临终前交给他的那个盒子。

  盒子中两道诏书和一封信静静的躺在那里。

  陈野打开诏书,两道诏书其中一封很简单,写明了芈八子无德,废后、且赐死,这封诏书后还加了一句:“后世之君见此诏书,不得更改,忤逆者革出宗庙。”

  这话很绝情,也很冷酷。

  嬴驷在最后还是不放心自己那位野心勃勃的王后,所以将这一封诏书留给了陈野,希望陈野能够做那个可以“节制”芈八子的人。

  陈野并没有意外这一封诏书的出现,毕竟这是他与嬴驷早就商议好的。

  倒是对另外一封诏书有了些迷惑。

  另外一封诏书嬴驷没有跟他说过,好似是临时加进来的。

  于是他打开仔细看了看。

  当看清楚了诏书中的内容后,陈野的双手微微颤抖。

  这一封诏书也很简单。

  废王。

  名字、国印已然覆盖在其上。

  陈野打开放在一旁的信,仔细的看着,上面也写明了这一封诏书存在的理由。

  “如若嬴稷对陈氏有歹心,老师可凭此诏自保。”

  “陈氏三代为秦之付出已然甚多,若秦王有负陈氏,则请陈氏弃国而走。”

  “老师切不可因往日情分,而不保自身。”

  短短三行字,写的颤颤巍巍的,像是最后没有力气的时候写的。

  陈野抚摸着那绢帛,似乎想要从中感受到嬴驷写下这封信时候的心情。

  可终究没有能够说什么。

  只是幽幽的叹了一口长长的气,他像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样。

  叹气声在这书房中久久的回荡着。

  一切入如常。

  昭襄王元年的夏天很快到来了。

  这是一段被更改了的历史,似乎历史的车辙在这一刻缓缓的偏移了一点点,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

  在原本的历史中,此时应当是秦武王元年才对。

  些许细微的改变终究会对历史造成影响,而一点点汇聚起来的影响,便是撼动历史车辙的力量。

  王太后宫中

  芈八子不苟言笑,她看着面前的竹卷,手轻轻的拂过那竹卷之上,但眼睛中却没有太多的喜悦之色。

  她没有想到嬴驷在临终前竟然会做出这样子的决断。

  为何宁愿将国家交给外人,也不愿意交给她呢?

  她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她成了王太后,难道她还会偏向外人么?

  芈八子不理解,她也不想理解。

  她想要掌控这个国度。

  微微偏过头,她看着站在自己身旁的侍从:“给你的主子传个消息,便说我允了他们的请求。”

  芈八子的眼睛中闪烁着的是一种名为“野心”的火焰。

  国君年幼,怎么说也应该是她这个王太后干政、临朝的,哪里能够轮得到外人?

  而芈八子在宫中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另外一个人。

  不是陈野,也不是掌管宫闱兵马侍卫的陈瞻,更加不是司马错、苏秦、张仪等人。

  而是这个王宫新的主人。

  嬴稷。

  嬴稷站在书房中,脸上带着些许温和的笑容。

  但他紧紧握着的手却表现出了他并不那么安稳的内心。

  宫灯在一旁缓缓的燃烧着,映照着些许橙色的光芒,无数的橙色汇聚在嬴稷的身上,映衬的那玄色的衣袍略显温馨了。

  他不由得自嘲了一声:“这宫中啊。”

  “倒是没有几分稀罕事。”

  与原本的嬴稷极其孝顺是不同的,有陈氏存在的嬴稷与芈八子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

  一来是因为陈氏的存在,二来是因为芈八子成了“王后”。

  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即便惠文王宠爱芈八子,但芈八子说到底也没有得到“王后”的位置,当她喜爱的孩子与惠文王喜爱的孩子不同的时候,她就只能够转而喜欢惠文王喜欢的孩子。

  因为只有得到惠文王的宠爱,她的孩子才有机会成为秦王。

  但她成了王后,又有不同。

  嫡长子的身份本就有优势,所以即便她与惠文王喜爱的孩子不同,她也并没有那么在意。

  这是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嬴稷在很小的时候,在宫中的时间并不多,他需要前往咸阳学宫学习。

  而公子芾、公子悝虽然也是一样,但回去之后总会被芈八子叫到宫中关切两句,轮到嬴稷的时候,总是天色已晚,轮不到说几句就要离开了。

  这是其二。

  芈八子成了王后,惠文王的后宫中,很多事情便要芈八子处理了。

  她的精力没有那么多了。

  这是其三。

  嬴稷十几岁的时候被送到了赵国,一个少年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唯独认识陈守、陈昭两个人,自然而然的会有一种对于这两个人的依赖,所以会更加信任他们两个人,从而更加信任陈氏。

  一个人的感情是有限的,当对某一个人投入过多的时候,对另外一个人的投入便会少了。

  此为必然。

  这是其四。

  原本的轨迹中,嬴稷对于芈八子的“孝顺”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畏惧”。

  因为原本的轨迹中,嬴稷的年纪尚且幼小,芈八子把控朝政了几年后,他的年纪才稍显大了一些。

  这中间错了三年。

  那个时候的嬴稷已然习惯了“服从”,服从自己母亲的命令。

  “畏惧”和“孝顺”掺杂在一起,形成了那个直到昭襄王四十一年才收回芈八子干政权利的“畸形”结果。

  如今却不同。

  其一,昭襄王已然成为了青少年,三年的时间让昭襄王嬴稷登基的时候处于一种“叛逆期”,正好是想要叛逆父母的时候,尤其是不太熟悉的父母。

  其二,有陈氏在,芈八子没有能够掌权,更不能让嬴稷感觉到畏惧。

  其三,有些人少年时候会爱“色”,而有些少年人则会爱“权”,当掌握一些权力,看到世间英才服从自己的时候,他们会感到由衷的开心。这是少年人的“征服感”。

  这是其五。

  这五个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昭襄王,一个与历史中不同的、但却更加像是一位帝王的昭襄王。

  他坐在桌案前,不动声色的看着手中的竹卷。

  因为他知道,有另外一个人会为自己解决一切疑难问题。

  并且不用怀疑。

  这个人便是陈野。

  朝会。

  陈野本来并不是很想参与朝会,但苏秦等人直接说陈野乃是先王临终前所定下的总览一切的顾国之臣,若是陈野不在,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决断。

  这一次的这几人很坚决。

  还放出了若是陈野不参与,那么这朝会便是一日不开。

  陈瞻这个小子几次跑到陈野那里说,苏秦这几位也说了,父亲您就算是在朝会上睡觉也行,只要去了就可以。

  于是陈野便依旧上朝,只是一向是靠在一旁当吉祥物睡觉的。

  只是

  这一日的朝会,似乎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半梦半醒之间陈野似乎听到有人弹劾苏秦张仪等人,这倒是让陈野心中存了几分看热闹的心态。

  他的睡醒朦胧间便消失了,只剩下了“吃瓜”的八卦。

  可谁曾想到,这个瓜越吃越不对劲儿。

  因为那个弹劾的人左一句“摄政之权如何能在外人之手?”右一句“国政兹事体大,有些人总免不了以权谋私,在摄政时候偏向自身”。

  一会一句“贼子势大,多次蔑视王上。”一会一句“更不曾尊王太后。”

  一会说“贼子把持朝政几十年,树大根深。”一会儿一句“王上年幼,身边定有奸佞。”

  陈野睁开了眼睛,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这个人说的倒不像是苏秦、张仪,怎么感觉越说越像自己,越说越像陈氏呢?

  听到最后,陈野几乎是确定了。

  这人说的就是陈氏,就是自己,因为就差是把自己和陈氏的“身份证号”说出来了。

  虽然这个时代尚未有这个东西。

  他看向正在说话的那个人,心中便是有了些许了然。

  哦,楚系的人。

  换句话来说,是芈八子的人。

  陈野砸了咂嘴,他倒是没有想到芈八子这么快就忍不住想要出手试探自己了。

  他倒是没有起身反驳。

  对付这种小人物,还需要自己亲自反驳?那也太丢安国君的面子了。

  人群中品出来味道的“陈氏一脉”以及“咸阳学宫”出身的官员都纷纷出列,你一言我一语,引经据典将那人的话语给喷了回去。

  论起来“喷人”,没有几个比学宫出身的人更擅长的了。

  打嘴炮么?

  谁不会啊。

  散朝后,陈野伸了个懒腰往回走,自始至终都没有对这一场争论有任何一个字的评价。

  他本来以为,这只是芈八子一次常规的试探。

  在看到了自己这边人的动作之后,会收敛一些,继而埋伏着,等待机会再出来。

  但让陈野这个老谋深算的人也没有想到的是。

  芈八子的进攻并没有消退,反而是更加猖獗了。

  连着三四次朝会,芈八子的人都在试探,试探陈野的反应,或者说试探那位新即位的“秦王”的反应。

  章台宫中

  芈八子看着坐在那里,已然像是成年的嬴稷,本来想要说的煽情的话,也未曾能够说出口。

  她脸颊上略微带着些许尴尬的说道:“稷儿啊,不要那么的忙碌。”

  嬴稷微微抬起头,神色依旧恭敬而又谦和,他不会在这个时候与芈八子撕破脸,虽然他的态度也算不上多么友好。

  “多谢母后关心。”

  芈八子又与嬴稷说了几句话后,便暴露了自己这一次来找嬴稷的目的。

  她的眼睛中带着些许泪水:“伱的两位兄长,如今还在外为质子。”

  “母后已经许多年没有见到他们了,你身为他们的弟弟,也有许久没有见到了吧?”

  “不如.”

  话音还未曾落地,嬴稷便低声说道:“母后与两位兄长的确是许久未见了,只是召回质子的事情,乃是两国之事,孤如今还未曾亲政,哪里能够干涉这种事情呢?”

  他的声音中略微带着些许愧疚:“母后若是思念,孤可令人快马送信。”

  “不说多的,每半年总能让母后见到一次信件的。”

  “母后可睹物思人。”

  芈八子的脸色微微一僵,她是想要两个孩子回来么?

  当然不是。

  她是想要试探嬴稷的反应,若是嬴稷答应了下来,她自然还会有其他的要求。

  比如为两个兄长封君、赏赐食邑等等。

  若是还能够答应,那么日后便是令两位兄长掌握一部分的权力,帮你一同对抗朝臣这样子的鬼话了。

  芈八子原本以为,即便自己与这个孩子的关系没有那么亲近,也不至于自己的第一个要求也不实现的。

  她望着嬴稷,用一种陌生的眼神,一双眸子几乎是要落下泪水。

  “稷儿是在厌恶母亲么?”

  芈八子长叹一口气,语气哽咽:“当年我也是想要阻止你前去赵国的,可此事是陈野那个老东西提出来的,你父王已然同意了,母后有什么办法呢?”

  她很聪明,将“嬴稷没有办法同意将两位兄长要回来”换成了“嬴稷因为憎恨母亲,所以不让两位兄长回来”。

  这样一来,就显得嬴稷在孝道上有问题了。

  可嬴稷并不吃她的这一套,只是摇头叹气的说道:“母后说的这是什么话?”

  “孤怎么会厌恶母亲呢?”

  他放下手中的竹简,谦逊的解释道:“只是如今孤并未亲政,没有这样子的权力干涉两国之间的事情。”

  “若是母亲真的想要两位兄长归来,那么明日见到安国君的时候,我与安国君说一说母亲思念两位兄长了就是。”

  “只是安国君与诸位辅国之臣是否同意,便不是孤能够决定的了。”

  芈八子看着坐在那里八风不动,不动声色就将自己话语挡回来的嬴稷,心中逐渐的有些凝重了。

  嬴稷似乎完全不在乎她这个母亲一样。

  最开始的要求都没有能够实现,还是这么简单的要求

  那自己想要取代“陈野”的事情,还有可能么?

  又待了半个时辰后,见到事情没有可能的芈八子这才匆匆离去,而她离开之后,嬴稷看着她离开的背影,眼神中带着几分阴影。

  “母亲啊”

  他闭上眼睛,对自己想要找回的所谓“母爱”彻底死了心,这是一份无法找回的“母爱”。

  芈八子,他的母亲,比起来他更喜欢他手中握着的“权力”。

  这是一个很难让人接受的事情。

  嬴驷本不应该接受的。

  但他接受了,因为陈守在赵国的时候,便听从了陈野的话,对这种事情有所防备。

  “昭襄王元年,王太后思子,劝王,王曰:孤未亲政,可为转安国君。——《新秦书·惠文王本纪》”

  PS: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今天状态真的非常不好,写不出来,一晚上都在发癫,于是拖延到了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愧疚了,给大家磕几个吧。

  最后的最后,求订阅!

  错别字明天起来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ppbab.com。皮皮小说网手机版:https://m.ppba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