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这一年【求订阅】_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皮皮小说网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 第191章 这一年【求订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1章 这一年【求订阅】

  第191章这一年【求订阅】

  伐国之战!

  嬴政顿时惊了一下,那些被人泼脏水后的情绪全然都消失了,他脸上带着惊讶的说道:“老师,秦国如今已经准备好了么?”

  他犹豫了一下,继而说道:“此时的秦国接二连三的出现灾祸,此时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明明嬴政自己本身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发动伐国之战,继而一统天下,但此时的嬴政依旧说道:“老师,再等一等吧,等到再过两年,灾情全部消失的时候。”

  嬴政的眼睛逐渐变得坚定无比,他看着陈仲轻声道:“不能因为朕一人,而令秦国国民受到此次灾祸的连累。”

  “再等一等吧。”

  他的眼睛明亮而又闪烁着光芒,此时的嬴政才像是历史中那位千古一帝了。

  “等到灾祸平定,朕一定会掀起伐国之战。”

  看着站在那里面容平静的少年人,陈仲的眼睛中浮现出来些许感慨,当年那个只会哭泣的孩子也长大了。

  他不需要自己再哄着了。

  “好。”

  陈仲微微一笑,此时的确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但陈仲怎么能够真的看着嬴政被人泼脏水呢?

  所以他想要发动伐国之战。

  他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决断机器,而是一个真切的“人”,人总是会有感情的。

  更何况——陈仲并没有麒麟玉可以让他一直保持理智。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啊!

  秦王政二年,冬末。

  因为故右相、安国君陈鲈的逝去,所以右相的位置再次空缺了出来,但秦国上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试图去染指这个位置,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位置是属于一个人的。

  司寇陈仲。

  秦国内部不是没有人对陈氏怀有“嫉妒”之心,因为陈氏已经把控右相的位置许多年了。

  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陈氏中人的确是“右相”这个位置最合适的人选,哪怕是吕不韦都是这个想法。

  陈氏乃是一株无法轻易撼动的大树。

  唯二能够动摇陈氏的人,一是陈氏本身,二则是秦王了。

  可如今陈氏本身并没有动弹的想法,而秦王对待陈氏中人也是十分信任。

  于是,就在这一年冬末最后一日的朝会上,尚且没有加冠亲政的秦王嬴政宣布,进司寇陈仲为右相,至于左相?依旧由吕不韦所担任。

  并且在这一次的朝会上,秦王再次宣布了另外一项没有出乎任何人预料的决定。

  加陈肃之子陈正为秦国司寇,掌秦律之事。

  官渡

  陈氏府宅

  陈肃坐在院落当中,他已经是到了当年他父亲的那个年纪了。

  这些年来他在官渡中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只是一直沉浸在他父亲、大父曾经的事业当中,他不断的培养着属于“陈氏”的门生。

  也在不断的记录着许多书籍的释义。

  这叫做“注经”,当然了,这个时代还没有“经”这个说法,但陈肃所做的已经是这些事情了。

  为什么在汉朝的时候,那些世家门阀能够成为世家门阀?

  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注经权”,也就是对于经典的解读权利,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他们掌握了“参考答案”的编著权。

  有了“知识”的标准,他们就可以广收门徒,这是第一步。

  而那些门徒中站在了高位的人难道就不需要他们了么?当然不是。

  联系是普遍的,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人也需要底层人们的“帮助”,或者说需要有人替自己“做事”,这样他们才能够稳坐钓鱼台。

  于是,以“注经权”为核心,以“世家门阀”为中心,一张密密麻麻的网就这样子张开了。

  有能力织网的“蜘蛛”都攀附在这一张巨大的网上,然后辛勤的“吐丝”,为的就是让这张网所能够网罗的利益更大一些。

  当然,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利用网的人。

  有人利用网作恶,而有的人则是利用这张网去做“问心无愧”且不愧对于天地的事情。

  这便是“善”与“恶”最大的区别。

  “唉。”

  陈肃长长的叹了口气,他看着自己面前坐着的陈正,轻声道:“如果你不愿意,我可以请王上收回成命。”

  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卷入政治斗争当中,因为他能够看出来自己儿子的性格。

  陈正人如其名,他太过于“正直”了,也太过于“正”了,并不是说此时的朝堂容不下一个“正”的人,而是这样的人注定在朝堂政治中走不了太久。

  陈肃不愿意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

  陈正的声音同样沉正而又严肃:“父亲,我想去。”

  他低声道:“陈氏所为的不就是秦律的尊严与公正么?我并非不愿意相信他人,而是我觉着我能够做好。”

  “所以,我应当去做。”

  “以其有用之身,而为天地生灵立命”

  “这便是陈氏中人需要做的,不是么?”

  这一瞬间,看着自己儿子的眼神,陈肃都有些沉默了,陈正说的对么?

  说的对。

  所以陈肃没有办法反驳。

  他恍然一笑,轻声道:“好,正儿,那便按照你所想的去做吧。”

  “既然迈出了这一步,便不要后悔。”

  “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一往无前的去吧,陈氏便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陈正看着坐在那里的父亲,这一瞬间只觉着父亲好像是与之前不一样了,但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有什么不一样了。

  只是微微颔首点头道:“我知道的,父亲。”

  “桃花源”中

  陈野看着这一幕抚掌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

  “这一代的陈氏又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啊。”

  旁边的陈慎和陈昭两人眼睛中却浮现出来些许无奈和委屈之色,陈昭开口道:“大父,伱之前也没有跟我们说过,麒麟玉的效果也不全都是正面的啊。”

  陈野微微耸了耸肩膀:“那也是你们蠢笨如驴!”

  这话说的倒是有些过了,毕竟陈昭和陈慎两个人都没有过多的受到麒麟玉的影响。

  或者说麒麟玉没有任何“反噬”,也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

  它的作用就是如同字面上的作用一样,很简单。

  “让人保持理智”的状态。

  但理智一定是好事么?

  不,理智在某些时候或许不是好事,因为它会让人变得“冷酷”,人之所以是人,不就是因为人会有各种情感么?

  人的情感有些时候,才是最为强大的东西。

  陈野感慨的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不知道正儿会有怎么样子的人生啊。”

  他看了一眼外界的情形,又是感慨了一声。

  陈昭、陈慎两人也是幽幽的叹了口气,他们在来到“桃花源”中后就听陈野说了“历史的既定命运”,若秦国要覆灭,陈氏又该作何选择呢?

  他们不想也不能过多的干涉现实,只能够看着陈氏中人的选择。

  因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陈氏注定要走一段很长的道路,他们不能够每次都出手干涉,那样的陈氏与“稚童”又有什么区别呢?

  秦王政三年,官渡陈氏之子,陈正入朝为官,掌司寇之职位。

  而与此同时朝堂上的官员也是人才济济。

  比如为内吏的“韩非”,秦王侍的“张良”以及韩、赵君王所推荐的“贤才”们,秦国一时可以被称之为“人才济济”了。

  这么多的贤才,自然而然的让秦国的实力更加强大了。

  国内的灾情在缓慢的梳理中逐渐的消失,国人们也在秦国官吏上下一心的努力下,而再次过上了“平和”的生活。

  至少看不到灾情对他们的影响了。

  一般而言,涝灾和洪灾、旱灾这些灾情之后,都会出现瘟疫,朝廷上下的官吏们也是十分重视这一点的。

  在众人的努力之下,灾情以及后续的影响终于过去了。

  秦国就像是蓬勃而新生的“龙”一样,再次抬起了高贵的头颅,而与之相反的是齐、燕、楚三国。

  不断的有黔首从三国的边界处逃亡到秦国,他们知道自己继续在那片土地上待下去,一定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他们背井离乡。

  离开了眷恋的故土。

  秦王政四年,灾情的影响彻底过去了,一些从他国逃亡而来的国人也被妥善的安置在了秦国的不同地方。

  他们登记了自己的户籍以及路引,真正的成为了“新秦人”,这是他们对于自己的称呼。

  秦王政四年平缓的过去了,关于这一年即便是记录秦国历史最详细的“商传版秦书”也没有过多的记载。

  只有一句

  “秦王政四年,上以令民休养生息,累年不战。”

  短短的十几个字记录了这一年。

  而他的下一年,秦王政五年,则是十分精彩。

  因为这一年,停滞了数年的伐国之战再次由已经亲政了的秦王政掀起了!

  秦王政五年

  这一年的开春,陈学以及郑国便给嬴政送来了一个好消息,水利的修建十分顺利,虽然依旧没有完工,但已经可以初步运用起来了。

  而这一消息也让嬴政激动了起来,因为他同时收到了许多郡守的消息,向他汇报这些水利工程所能够给秦国带来的好处。

  因为过于激动,嬴政特意加封陈学和郑国为“山河侯”,乃为“关内侯”,当然了这个时候加封的侯已经没有“封地”了,只有一些“食邑”,类似于一个名头,只能拿钱。

  但陈学、郑国两人已经很满意了,因为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心思,他们也只是想要做自己心中想做的事情罢了。

  就算没有奖赏,他们也愿意。

  当秦国的国力彻底恢复了之后,不需要嬴政在朝堂上提出,秦国的朝堂就已经开始沸腾了起来。

  王翦、李牧、李信、蒙鹜、蒙武、王贲、陈赞等诸多将领全都是兴奋的提议,伐国之战的重启之事,他们之中王翦、李牧、蒙鹜虽然身上军功不少,但都缺少一个足以“封侯”的军功。

  比如灭国。

  这些名将中还有六人未曾封侯,却只有三个国家没有覆灭了,他们当中注定有人无法因灭国而封侯。

  可

  当天下一统后,还有那么大的军功可以让他们封侯么?

  于是,灭国这种看似很重大的事情,竟然成了朝堂上这几人争抢的军功。

  自从伐国之战的事情再次起来了之后,嬴政每日最大的乐趣便是坐在那里,看着几位将军的争夺。

  而这一日,和往常一样几位将军正在争论该伐哪个国家,该由谁去伐国,正当朝堂上的人们以为这一次的伐国之争会再一次不了了之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

  一个众人都没有想到的人。

  右相,陈仲。

  陈仲站在大殿中央,神色中带着些许的平和:“启禀王上,臣以为当伐燕。”

  他轻声道:“秦与楚有盟约,所以不得伐,因此能够攻伐的对象只剩下两个,一个齐国,一个燕国。”

  “燕太子丹似乎与墨家游侠一脉走的很近,臣担心他们利用此事做出一些不轨的举动。”

  “因此,先伐燕国是最好的选择。”

  陈赞此时也是上前一步,他不必争夺,因为他已经是“武安君”了,所以他一定是主将,剩下那些人争夺的不过是副将的位置罢了。

  他抬起头:“臣也赞同右相所说。”

  嬴政看着台下安静了的众多大臣也是轻笑一声:“既然如此,那么便伐燕吧。”

  他的声音很轻松,就像攻伐燕国并不是什么大事一样。

  “传孤之令,以武安君陈赞为主将,以上卿王翦为副将,择日伐燕!”

  年轻的人在朝堂上发出了他的号令,于是这个庞大而又巍峨的国度就像是一个战争机器一样,开始慢慢的转动了起来。

  后宫某处宫殿中

  一个面白无须却又十分健壮的男子偷偷的进入了某个宫殿中,神色显得十分怪异。

  这里是秦王政母亲所居住的地方。

  这个男人叫做“嫪毐”。

  历史总是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总要在某些地方固执的前行。

  正如陈氏一点点改变历史,历史也在一点点的修正,等到某个“窟窿”大到历史无法修补的时候,历史便会彻底偏离既定的轨道。

  PS:今天有点卡文,所以休息这周的三分之一天。明天就不休息了。

  另外明天更八千。

  再另外,这一卷也要结束啦。大家猜一猜,这一卷会停止在哪一个时间点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ppbab.com。皮皮小说网手机版:https://m.ppba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