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第 114 章_九十年代翻身记
皮皮小说网 > 九十年代翻身记 > 114、第 114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114、第 114 章

  “梁老师的女朋友脾气好大啊!”出了饭馆,程楠说。

  程珍雪笑道:“谈恋爱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梁慕羽自己受得了就行了。”

  大姐是个厚道人,道:“刚才匆匆见了一面,哪里能看出人的脾气大小呢。”

  程楠:“不止脾气大,而且还能吃醋,他乡遇故人,还没多说几句话,大小姐就拉着梁慕羽走,眼神不怀好意盯着我们!”

  程珍雪支持她,“我觉得楠楠说得对。”

  女人对女人的直觉一向是非常准的,就这么见一面,很快就能推测她是什么属性。

  大姐皱眉,“梁老师毕竟是宝菱以前的实习老师,我们别在背后说人家的闲话了,这样不好。”

  两个妹妹讪讪地闭嘴。

  程宝菱倒没多想,一物降一物,不管是野蛮女友,还是狂野男孩都有人爱的,梁慕羽能找到现在的女朋友,人家自有可爱的地方吸引他。

  只是她们班上女生的“芳心”要碎了。

  英俊帅气的梁慕羽谈恋爱,对于同学们来说就像粉的爱豆谈恋爱,墙塌了!

  不过年轻的女孩子都善变得很,今天喜欢小虎队,明天就转向小旋风,现在最喜欢的则是“认识你真好”。

  班上大部分同学都会哼唱几句。

  ……

  饭馆。

  梁慕羽与他女朋友金晶在服务员的指引下,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

  金晶心不在焉地翻菜单,眼睛却望着梁慕羽,打听情况,“刚才那四个人是你的老乡?”

  梁慕羽点了一下头,“嗯,都是京市人,最小的那个,我当过她的高中实习老师。”

  最小的那个看着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金晶并不放在心上,她在意地是那两个年级大的。

  尤其是那个复大读书的女生,学历好,长得漂亮,高挑个子,打扮时髦,在人群中恒显眼。

  金晶娇滴滴道:“那你以后不许去参加什么老乡会了!”

  梁慕羽看着她皱眉,“你在想什么?”

  金晶撒娇,“总之你就别去了

  嘛,你是我男朋友,就得陪我一个人!”

  她与梁慕羽算是校友,她是大三的学生,梁慕羽是学校的研究生,梁慕羽一来学校就被金晶看上,金晶使尽手段,两人好不容易才在一起。

  金晶家庭条件不错,父母骄纵她,脾气很大,但在梁慕羽面前一直都很少展现出来,顶多表现的爱吃醋、爱撒娇一些。

  他两个在一起不久,正正是新鲜的时候,梁慕羽对于她的吃醋与撒娇,虽然些微有些不适,但并不厌恶,毕竟这是金晶在乎他的一种方式。

  于是,他答应了她,“行,我以后不去老乡会。”

  金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低头去看菜单,“咦,有莲藕排骨汤,这是你老家的菜,我们点一个吧,再来个水煮鱼,麻辣牛肉。”

  她其实不太能吃辣,但是男朋友喜欢,很多时间吃饭,金晶都愿意迁就他。

  梁慕羽自然也能看出女朋友在迁就她,他翻菜单又点了两个金晶喜欢的菜。

  ……

  回到酒店,妈妈、小陈、孙佩一行人也刚刚回来。他们这一整天都看了解商场的各种情况,妈妈想在京市建一座百货大商场,可是今天了解的情况,这价格不是她能负担得起的,言谈中有些遗憾。

  程珍雪道:“一个人当然负担不起,但妈妈你可以找别人一起去。”

  何佩瑜笑道:“不急,要多看看。”

  就算要找合伙人,也不是谁都可以,要是合伙人人品有问题,那就倒霉了。

  转眼就到了第四天,上午买了些当地特产,再找一家本地菜馆子吃了中饭,大家就奔向火车站,下午四点的火车回京市。

  第二天凌晨五点钟到达京市火车站。

  爸爸开了面包车过来接他们,面包车空间大,塞得下这么多人,先顺路把小陈送回去,然后一家人再回云飞苑。

  一路上程楠叽叽喳喳说起在海市的事情,“好高的楼啊,足足有几十层,街上的女孩子特别漂亮,特别时髦!现在回到京市,我觉得自己回乡下了,灰扑扑的。”

  程宝菱反驳,“你说京市

  是灰扑扑的,我相信,但是乡下不是灰扑扑的。乡下的夏天就像是宫崎骏动画片《龙猫》里的世界。”

  程珍雪笑着揉揉小妹的头发,“我们小菱子是个浪漫的人!”

  程楠撇撇嘴,“是,清水镇很漂亮,但是有讨厌的人在,再漂亮也没用啊。”

  “楠楠!”程珍秀拉拉她的衣袖。

  程楠飞快地看了爸爸一眼,不吭声了。

  说实话,这次去海市旅游,是早就定好的,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去,可是临行前几天,爸爸莫名其妙突然说不去了。

  大姐劝了他,但没劝动,家里人似乎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自己不知道,程楠现在就是满心疑惑,为什么爸爸不肯跟她们一起去,现在是放寒假的时间,他也没什么事啊。

  回到家,程宝菱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抢占卫生间,从头到脚把自己搓洗得干干净净。

  在外面时,她总是觉得不干净,酒店里再白的被褥,心里也觉得脏,更何况是在火车上待了一夜。回家这么好好一洗,除去全身的污垢,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她擦着湿头发从卫生间出来,就看到程楠连衣服都没换躺在自己的床上,连忙催她去洗澡。

  程楠看看自己的衣服,“没有多脏啊。”

  “很多细菌是不看不到的。火车上那么多人,那个卧铺不知道多少个睡过,你也知道,火车上肯定没法洗脚,大家都是一双臭脚丫子——”

  程楠尖叫一声,“别说了,我去洗澡!”

  可她迟了一步,家里的两个卫生间都有人了。

  程宝菱把她请到客厅的椅子上坐下,“在这儿排队!”

  等大家都洗过澡,爸爸买早餐回来了。

  拌面、油条、红豆粥、小馄饨、糯米鸡、蛋酒,满满地摆了一桌子。

  程宝菱挑了小馄饨,再倒上一点醋与辣椒油,一口一个,味道特别鲜。

  她笑眯眯地说:“谢谢爸爸!”

  程安国慈爱地看着女儿们,“喜欢就多吃点,在外面肯定不如家里舒服。”

  程楠挑了她最喜欢的糯米鸡,边吃

  边说话,“那边吃的太清淡了,不如我们这里的东西好吃。”

  程珍雪嫌弃地看着她,“喂,能不能吃完嘴里的东西再说话,你嘴里的渣滓都要喷到我脸上了,好恶心!”

  程楠嬉笑,“那你离我远点。”

  程安国看着孩子们笑,之前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时,非常冷清,孩子们一回来就热闹了。

  吃过饭就开始整理从海市带回来的东西。

  程宝菱给爸爸买了一块机械手表,大姐买的是羊毛衫,二姐别出心裁买了一身西装,四姐妹里最穷的程楠买了一个不锈钢的保温杯送给爸爸。

  程楠可怜巴巴地说:“这是我攒零花钱买的,虽然比不上她们的贵,但这是我的心意,爸爸你可不能嫌弃。”

  程安国笑道:“不嫌弃,我很喜欢,每天都用得上。”

  他是老师,每天上课吃粉笔灰,嗓子其实不好,用保温杯泡枸杞,或者胖大海都是非常好的。

  孩子们心里都有爸爸,程安国心里暖呼呼的。

  何佩瑜故意问道:“楠楠,妈妈也想要个保温杯。”

  程楠苦着脸说:“等我再攒两个月的零花钱,行不行?”

  她的钱全被妈妈缴收,用在了买房子上,现在每个月拿零花钱,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就得自己攒钱。

  反观其他三个姐妹,她们的钱都是自己掌控,只有程楠一个人,被妈妈严格控制了钱。

  程楠顺势提出,“妈妈,开年后给涨零花钱呗?”

  何佩瑜在她伸出的手掌上轻轻地拍了一下,“这就是给你涨的。”

  程楠立刻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不敢再造次,要是真把妈妈惹生气,那可不得了。

  京市的冬天,下了几场雪,一天比一天冷。

  除非是天气好的时候,程宝菱都窝在家里,每天上午八点到十一半是她固定地学习时间,下午是休闲时间,睡午觉,看电视,用瑜伽垫子做做运动,有时候也做饭,隔三差五再去奶茶店转一转,日子过得非常有规律。

  程珍雪跟她差不多,她现在做雅思题,程宝菱问她是不是打算毕业后出国

  留学,她又说不准,“反正多学学吧,万一以后用得上呢。”

  程楠的寒假都交给妈妈安排。何佩瑜给她安排了英语、数学、地理补习班,除了不上早晚自习,她现在的生活跟在学校时没什么不同。

  她唉声叹气地去上课,天天掰着手指等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程家的长子嫡孙程志远结婚。

  到了腊月二十这天晚上,妈妈就大发慈悲,通知程楠明天不用去上课了。

  惊喜来的太突然,程楠愣住了,“不是要上完后天的课吗?”

  何佩瑜笑道:“行了,好不容易放个寒假,总得让你休息几天,从今天起没课了,等大年初五再去。”

  这么算也有半个月的假期,程楠顿时开心起来。

  腊月二十一这天,宝妮来云飞苑做客。

  宝妮在京市读师范中专,同在京市,她很少来大伯母家。她太忙了,课余时间勤工俭学,节假日则出去外面派传单,或者给小学生做家教。

  这次是因为亲哥结婚,不得不回去一趟,不然她至少得腊月二十九才会回家。

  大家对程志远的新媳妇很好奇,纷纷问宝妮。

  宝妮笑道:“媒婆给介绍的,就凭我哥,哪找得到媳妇啊?他越长大越回去了,碰到女孩子,连话都不会说,人家怎么会看得上他。”

  程宝菱问:“不会是钱桂英介绍的吧?”

  宝妮听到钱桂英的名字有些不自在,摇摇头,“不是她。”

  钱桂英是清水镇有名的媒婆,先前程宝菱一家在乡下住时,这位钱桂英给镇上开预制板厂的小袁跟大姐牵线,闹得很不好看。程二叔一家得罪了钱桂英,钱桂英就将他们家拉入黑名单,手头上有什么好姑娘也不肯介绍给程志远,还在清水镇败坏程志远的名声,虽然程志远本来就没什么好名声。

  这也是程志远相了这几年的亲,没有相到媳妇的重要原因。

  为了大孙子,程老太舍了脸皮,拎着过年舍不得喝的红桃k送给钱桂英,钱桂英收下红桃k,虽然仍旧不肯为程志远介绍对象

  ,但好歹不给他使绊子了。

  清水镇是找不到媳妇了,只能从旁的镇上去找,好不容易扒拉出一个小方来。

  小方的爸妈来程二叔家看过,很满意未来亲家住的二层砖楼,同时提了不少要求。两家人讨价还价,最后确定了婚事。

  程楠瞠目结舌,“这到底是结婚啊,还是做买卖啊。。”

  程珍雪笑话她,“小傻子,有区别吗?”

  宝妮叹气,“跟做买卖也没啥区别了。我哥跟小方,没有他们两个说话的地方,全是两家的长辈在说。”

  与方家父母谈婚事的那天,童娟特意把在京市读师范中专的女儿喊回家,这个女儿有出息,是她的骄傲,有宝妮回来坐镇,童娟与程安民两口子都觉得很安心。

  小方的父母看着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但小方的一个大姑精明至极,她上来就说自己的哥嫂都是老实人,不会说话,小方的婚事都交给自己来谈。

  方大姑一点都不含糊,首先要求了三大件。

  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

  本地人结婚只要家里不是特别穷,大多都置办了这三件东西。

  童娟答应,但提了一个小要求,“电视机家里有一台,前几年买的,还很新,不用再浪费钱再买一个,把我们房里的电视机搬到他们小两口的新房。”

  方大姑嗤笑出声,“童姐,看着是新的,但它还是旧的啊。新人新气象,这儿媳妇还没过门,您就表现的这么小气可不好。我们小方可是黄花大闺女,您要是嫌贵,干脆接个二婚的媳妇儿,不要说电视机了,连缝纫机、自行车都不用买,直接用家里的旧货就行。”

  被方大姑这么一挤兑,童娟的脸涨得通红。

  “小方她姑,我们只是在商量,你不同意就算了,不用把话说的这么难听。”

  方大姑哈哈笑起来,“对不住哈,我这人性子急,脾气直,有什么说什么,你别跟我计较,实在是我也没听说结婚连三大件都要用旧货的事情。我们镇上好多人家结婚已经要求彩电了,我连这个都

  没提呢,心想着彩电也是看,黑白电视也是看,不用花那个冤枉钱。”

  三大件就这么被定下。

  方大姑说起三金来,“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镯,镯子不能低于三十克,项链不能低于二十克,金戒指我们没有要求。”

  童娟自然是不同意的,两人讨价还价,方大姑跟自己的哥嫂略一商量,道:“行吧,镯子不能低于二十五克,项链不能低于十五克。这是我们的最低限度,再少就不用谈了。”

  童娟咬咬牙,同意了。

  最后说到彩礼,这是重中之重,双方只有在彩礼上达成一致,这个婚事才算是定下来了。

  方大姑伸出五根指头比划,“一口价,五千块!”

  童娟惊得差点从凳子上摔倒,五千块,狮子大张口,方家可真是敢提啊。

  本地人结婚,虽然有彩礼,但彩礼远远每到十几二十年后那么夸张的程度。

  家庭条件好的人家出三千块的彩礼,这在乡间已经是非常丰厚了。

  这家方家的姑娘,小学文凭,模样普通,就敢提五千快钱。

  童娟脸沉下来,“太多了,我们乡里就没有这么多的。”

  方大姑笑道:“童姐,我可是听说你们镇上开预制板袁老板家的儿子小袁,给你大】侄女提亲,许诺了上万的彩礼。”

  童娟没想到她竟然把这件旧事翻出来提,连忙说:“没有的事情,你是听谁说的?”

  方大姑道:“就是你们镇上钱嫂子提的。”

  童娟对钱桂英恨得牙痒痒,“媒婆的话,活的能给你说成死的,死的给你说成活的,她们的话你敢信啊?明人不说暗话,你在我们这里村里打听打听,有哪家小伙子结婚彩礼花了五千块,你找出来我看看。”

  方大姑当然知道自己提的价钱太高了,但是俗话说,漫天要价,落地还价,就像卖衣服一样。人家卖衣服的,当然要提一个高价,然后好跟买家讨价还价。

  方大姑问童娟能出多少。

  童娟道:“一千块。”

  方大姑立刻说:“太少了,就是买衣服也不带这么狠还

  价的。”

  童娟笑了笑,“我挺喜欢小方的,这样吧,我再加五百。”

  方大姑不肯,“至少四千,不能再少了。”

  童娟不肯。

  两个女人为着钱多钱少争得面红耳赤。

  小方的父母与程安民干坐着,看着她们谈。

  至于小方与程志远,两人离得远远的,各自坐在小板凳上,小方低着头看不清神色,程志远无聊地掰手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ppbab.com。皮皮小说网手机版:https://m.ppba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