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 61 章_九十年代翻身记
皮皮小说网 > 九十年代翻身记 > 61、第 61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61、第 61 章

  就是爸爸,现在多数时间住在乡镇小学教师宿舍,回老房子居住的时间有限,实在没必要重新起房子。

  “是啊,”程珍秀道,“您以后只要放假没事就进城来,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多好!”

  老家虽然承载她小时候的一部分美好回忆,但更多的是不堪的地方,去年过年程珍秀回家,见到以前的朋友,不少像她这个年纪已经结婚,有的孩子都能在地上跑了。

  她有个朋友明明二十出头,结婚才一年多,看着却比她老了五六岁,眼神疲惫,皮肤粗糙,抱着女儿,无奈道:“开年了我就跟孩子爸出去外面打工,家里的地有孩子爷爷奶奶两个人种就够了,我们两人总得出去找活干。”

  程珍秀当时问朋友,舍得孩子吗?

  朋友叹气,“舍不得又能怎么样,我跟他爸要挣钱养活他。在老家种地能挣不到钱呀。”

  小小的孩子还不到一岁,靠着妈妈的怀里,笑得无忧无虑,一点都不知道自己即将和父母分别。

  程珍秀看到就觉得心酸,她摸摸孩子的小脑袋,突然想,人的命运也许在一瞬间就能被改变。

  若是她当初没去读函授大专,眼前的朋友所过的生活就是她会过的生活。

  “我很羡慕你,”朋友忽然道,“同样是乡下的女孩子,你能读大学,在单位上工作,成了真正的城里人,以后结婚生子也不用因为生活所迫跟自己的孩子分开。你有个好爸爸妈妈。”

  程珍秀拉着孩子的手轻轻摇了摇,“我爸爸妈妈很好,所以你也可以做个好妈妈,好好培养小宝,让她从这里走出去。”

  朋友用坚定的语气说:“我会的。”

  女儿们都不同意回老家建房子,程楠更是道:“要不是过年必须回家,我恨不得都不回去,从小村子里的人就嫌我们家没儿子,闲话没少说,我们要是建个新房子,指不定又要说什么。二叔家想建房子他们自己建就行了啊,干嘛非要拉着我们家一

  起,不会又在打什么坏主意吧。”

  程宝菱灵光一现,她觉得三姐真相了!

  二叔家可不就是打着坏主意么。

  前世二叔家差不多也是现在这个时候起了新房子。

  两层小砖楼,贴着白瓷砖,在一众平房中特别显眼,当然也很漂亮。

  自家的平房进了千禧年后,墙壁开裂,天花板漏水严重,都快成了危房,家里这才推了老房子,重新建了——平房。

  没错,依旧是平房,她家囊中羞涩,只能起一座平房。

  对比着二叔家漂亮的小砖楼,当年的程宝菱不是不羡慕。

  闲话扯远了,二叔家的新楼没有给爷爷奶奶留住的地方。

  二婶嫌新房子住老人不吉利,借口志远哥娶媳妇,家里的房间不够住,不许爷爷奶奶住进来。

  当时他们想让爸爸把程老头程老太接过去住。

  爸爸当时气得发抖,请了程家族亲中的长辈和村长过来,硬逼着给两老安排了住的地方。

  南方的房子,厨房后面都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会搭建几间简易的屋子做杂物间。

  二婶收拾了一间杂物间,让程老头程老太搬进去住。

  爸爸是个孝顺的人,当年没有同意爷爷奶奶搬到自己家来住,不过是因为自家的房子太旧太破,而二叔家是新房子,自然是希望老父母能住的更舒适的新房子。

  想不到这回二叔二婶变精明了许多,撺掇着爸爸建新房子,一方面可以蹭大伯家的便宜,比如买什么材料,说是一起买,然后钱先让爸爸垫付,至于还不还,什么时候还,那就是以后遥远的事了。类似的事,二婶可没少干。

  另一方面么,大伯家建了新房子,正好把两个老人当皮球一样踢过来。

  二叔两口子精明到了极致,也无耻到了极致。

  依照爸爸的性子,要是老家建了新房子,说不定真有可能让程老头程老太搬进去住了。

  程宝菱并不反对赡养老人,自家每年都有给他们养老钱,且当初分家是程老头程老头说好是跟着二叔家

  。

  二十年过去,程老头程老头年纪大了,干不来活了,二叔就不肯要爹妈了。便宜都占完了,现在就不想要了,哪有这样的好事!

  所以,老家的房子肯定不能建。

  宁可每年给养老钱,程宝菱也绝不想跟这样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当年他们做出拿大姐的婚姻换钱替小儿子还债这种事,程宝菱就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们。

  爸爸心中不能抛弃生他养他的父母,可是在妈妈和程宝菱姐妹中,程老头程老太与她们没有任何关系。

  老家是否建房子的事情就这么确定下来。

  晚上,夫妻俩单独在房间时,何佩瑜问丈夫的存折上有多少钱。

  程安国住学校宿舍免费,吃不免费,但学校食堂对教师有补贴,也很便宜。

  衣服鞋子这些东西通常由何佩瑜与程珍秀替他买。程安国花钱的地方很少,买些生活用品,来往京市的车票,以及村子里的人情往来,还有程老头程老太每年的养老钱。

  这些开支,他的工资应对绰绰有余。

  何佩瑜自认自己挣得多,家里的开销都能支应起来。家里的生活费,几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都是她出的,都是两夫妻,她觉得没什么关系。

  而且她心疼丈夫一个人在老家,他手里的钱宽松,日子也好过些。

  可是她从管理瑜记的过程中得到经验,那就是培养责任感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这几年程安国大多时间不在孩子们身边,也没拿出钱来养孩子,不算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

  长此以往,他会形成惰性,而孩子们也会逐渐失去他这个父亲的尊敬,这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

  程安国奇怪妻子怎么突然问起存折的事情,他没多想,把存折拿出来给何佩瑜。

  何佩瑜看了一眼数目,比她想象中的要多,看来丈夫没有因为手里有钱,盲目多给程老头程老太养老钱。

  她微笑道:“珍雪马上就要去海市读大学,楠楠与宝菱两个小的也要读高中了,你给她们出学

  费,算是尽你当爸爸的义务。”

  程安国老脸一红,确实,自从瑜记奇味鸭的生意稳定后,妻子就让他自己留着工资,改由她来支付家庭开支及孩子们的学费。程安国最开始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时间一长,就逐渐习惯。

  他老脸一红,没什么理所应当的事情,养家应该是他做男人的事,现在却是让妻子替他承担了这些。

  他连忙点点头,“行啊,本来就该我来出嘛。存折你拿着吧,每月的工资发了,我会固定时间存进去的。”

  做生意的人都喜欢记账,何佩瑜把孩子们这几年的学费生活费开销的账本递给了程安国,“这存折上剩下的钱,应该够孩子们的这个学期的学费了。你不用把工资都存起来,留够用的,剩下再存起来。”

  程安国道:“我没什么能用钱的地方,会留一些零花,你放心。”

  他低头看账本,惊讶不已,这几年来光孩子们的学费就是一笔不小的钱,更不论是衣食住行等开销,就自己身上的每季的衣服也都是妻子包办。算下来,这三四年来,他真没对家庭做什么有用的事情,反而都是妻子在操劳……

  程安国看着妻子,神色羞愧,“佩瑜,这几年辛苦你了!”

  何佩瑜笑道:“唉,别这么说,我们是夫妻,是一家人。”

  “我,我其实挺没用的,”程安国沉痛地说,“当初娶你时,说过一定要让你过上好日子,你跟着我后,却没过什么好日子,现在家里能这么宽裕,也都是因你。”

  拿到教师的编制时,他曾经得意过,他是有正式工作的人了,他端着是国家的饭碗,还有养老金,走出去也算是个体面人了。在村子里,这几年谁不程老师前,程老师后的叫他,压抑了这么多年,被村里人的看不起,现在的程安国不免有种飘飘然之感。

  可今天与妻子的一番对话彻底让他清醒过来。

  有编制算什么呢,只凭他的工资,只够勉强养家,但同时供四个女儿读书绝对供不起。

  一家人今天能在住在云飞苑的大房子吹空

  调,几乎都是妻子一个人的功劳。

  想起自己今天说过的在老家建砖楼便宜,只要不到两万,程安国就觉得脸红。

  两万块,便宜?他每个月的工资,不吃不喝也要攒五年才能攒够。

  他凭什么提建砖楼的事情,什么时候他已经把花妻子的钱当做了理直气壮?

  亏他还沾沾自喜,以文化人,以有身份的人自居,妻子只是一个充满铜的商人而已。

  程安国此刻极度鄙夷自己,他才是真正没用的人,妻子已经远远地走在了他前面。

  看着程安国的表情从惊讶到羞愧,最后到似有所悟,何佩瑜便不再多说什么,留时间给他好好想想。

  她自己也是有问题的。

  太宠爱太心疼丈夫了。

  人都是有劣根性的,特别是男人,你对他太好了,把本该属于他的责任也一并帮他承担了,这对于男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何佩瑜不准备再继续这样下去了,丈夫挣的虽然不多,但他对这个家有责任,那么他就必须要尽到自己该尽的义务。

  这样孩子们能记爸爸的好,更加尊敬爸爸,爸爸也会认为自己被这个家庭所需要,而不是游离在家庭之外,与家人们越行越远。

  何佩瑜珍惜每一位家人,相信孩子们也一样。

  次日,何佩瑜在家里公布了以后的学费都有爸爸来出的消息(生活费等等其他费用依旧是由她出,毕竟程安国的工资也不够)。

  大姐已经工作,她的学费自然不用爸爸出,不过她现在早已成年,挣工资,吃住都在家里,她觉得自己该给家里交生活费,就算家里不需要她的钱,她也得表示自己的态度,回报家里。

  她把想法说出来,不料妈妈立刻道:“很好,珍秀,那你每月按时交纳生活费,至于交多少钱,你自己拿一个合适的数目。”

  何佩瑜以前听祖父讲过一家子子孙没出息啃老的故事,教育孩子就不能太惯着,不然就容易养出一堆无所事事的败家子,珍秀有给家里生活费的觉悟,非常好。

  她对另外三个

  女儿说,“你们毕业后自己挣钱了,也要跟你们大姐一样。”

  程楠笑嘻嘻地说:“妈妈,我们现在就能挣钱,我现在就可以交生活费。”

  “贫嘴孩子,”何佩瑜嗔道,“你现在不算,你们几个等毕业后再说。”

  瑜记奇味鸭虽然与瑜记奶茶名义上分家,但何佩瑜的财务会计仍然在兼做瑜记奶茶的账目,何佩瑜对瑜记奶茶的利润非常清楚,她知道孩子们能自己挣钱。

  先前她们也提过以后的学费都自己出,被她给拒绝了。没这个必要,都等读完书,正式走入社会再说。

  爸爸突然替孩子们出学费,程珍雪眼珠一转,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她笑眯眯地说:“谢谢爸爸啦,楠楠,小菱子,你们也快谢谢爸爸。”

  姐妹俩齐声说:“谢谢爸爸!”

  程安国有些不好意思,认真地说:“不用,不用,这是爸爸该做的事情。”

  妈妈在一边暗自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程宝菱猜想,妈妈肯定跟爸爸说了什么,不然爸爸怎么会突然提出给她们出学费。

  其实想一想,早就该这么做了,程安国是爸爸,家里的男人,怎么样也该承担起一部分养家的责任。

  不能因为他的工资不高就免了这份责任吧。

  再说了,爸爸的工资不高只是相对于做生意来说的;作为吃国家饭拿工资的人来说,不能算很少。

  再说二叔家起新房子,有不趁手的地方肯定要找爸爸借,与其被二叔借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还不如拿来给孩子们交学费。

  ……

  小陈下在八月中旬之前把瑜记奶茶的各种手续都办妥,之后瑜记奶茶的两家分店正式开始营业。

  这两家分店的选址都在相对繁华的商业街。租金稍微贵些,但开业后生意一直稳步增长。

  程珍雪稍微放下心来,她现在其实有点后悔去海市读大学,小妹年纪太大,而且马上就读高中,高中的学习有多忙碌紧张,她刚经历过,比谁都知道。

  有时候她会想,是不

  是不要这么急,把步子放慢些,但是京市的卖奶茶的地方渐渐多起来,不把握住先机,等到她们大学毕业再来,可能就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挣钱了。

  她把自己的担忧跟小妹说了,程宝菱想了想,读高中后,自己的时间确实会紧张起来,她不是那种天生就聪明的学神级人物,智商就是普通人的水平。

  学习成绩到现在保持得还不错的原因,一是初中的知识本来就不难,她重生的光环有点用;二是她的勤奋刻苦与自律。

  这两个优点,到了高中可能就会大打折扣,重生的光环估计用不到高中上面了,她看到二姐的高中数学,印象非常陌生,很多知识几乎是从头再学,这样导致她必须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

  不过好在,这几年奶茶的更新换代不会很快,瑜记奶茶店只要每年推出两到三种道新品,即可以保持领先的地位。

  不像新禧年后,网红奶茶品牌层出不穷,稍不留神就被别的品牌超过,从而夺走市场。

  只是瑜记奶茶人员的招聘与财务之类的工作还是要交给妈妈帮忙。

  姐妹俩给妈妈一说,妈妈爽快答应,“反正做一家也是做,做两家也是做,没问题。只是你们要另付一份工资给我这边的工作人员。”

  “这当然没问题。”

  妈妈又道:“宝菱目前以学习为主,不能因为瑜记奶茶的事情影响到学习。等你读大学后,瑜记奶茶的事我就不在插手,完全由你们自己来。至于珍雪,你去海市读书,要是想把瑜记奶茶带到海市,生意上的事情妈妈可以给你建议,但很多事情就要你自己来做了。”

  程珍雪信心十足,“放心吧,妈妈。”

  师大附属中学高中部提前十天开学,先要把新入学的高中生拉倒一处训练基地军训一周。而作为准大学生的二姐也即将再次接受军训。

  军训以队列训练为主,其次是内务执行,最著名的是叠豆腐块被子。

  这就是程宝菱上辈子记忆中的军训了。

  军训虽然累,但也有好处,几天

  的军训下来,同学们基本上都相熟了。

  程宝菱提前准备了三支防晒霜。

  程楠:“我要这东西没用,我不怕晒,以前天天晒都没事。”

  孩子,你还是太天真了,作为少女晒太阳与作为儿童晒太阳还是有区别的,真晒伤了,补都补不回来了。

  二姐挺乐意要这东西,“省了我再去买。”

  还有几天就要去学校报道,但程宝菱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京市城内湖镜湖公园附近有个新楼盘开盘了。

  买房子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ppbab.com。皮皮小说网手机版:https://m.ppba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